嗨,泉州|過個傳統年,行程表這樣安排
民謠有云:初一場,初二場,初三無姿娘,初四神落天,初五隔開,初六舀肥,初七七元,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麻醬生,十一請女婿,十二倒去覓,十三吃糜配芥菜,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丸。
春節是福建泉州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在傳統習俗中,泉州春節有著扎實滿當的“行程表”。開頭這首民謠,具體是什么意思呢?泉州鯉城區閩南語研究會會長紀建強對此進行了解讀。
初一場,初二場,指初一初二是拜年的場合,很熱鬧。
初三無姿娘,姿娘意為婦女。有一種解釋是說,現代泉州女兒回娘家的時間是在初二,回到娘家后要住一晚上,因此初三那天,小家庭中是看不見婦女的。
初四神落地,意思是說,在這一天,老百姓要把上個月“送回”天上匯報工作的各路神仙重新迎回人間。“(把神)送上去還要把他接回來,不然他到處走,找不到家。”紀建強說。接神的時刻在初四這天的黃昏,泉州人擺上敬拜的食物,上香、燒金紙、放鞭炮,熱熱鬧鬧、恭恭敬敬地把神接回來,繼續開展在人間的管理工作。
初五舀肥。“肥”指人的排泄物,古代沒有抽水馬桶,人的排泄物在糞池中攢久了,基本上裝滿了,到正月初五就把糞池掏干凈,把舀出來的糞肥灑到田里去。“(這也寓意著)要開始農耕了,不能讓你接下去還像過年一樣天天玩了。”
初六隔機。機指的是織布機。古時候男耕女織。初五男人舀肥,開始農耕工作,初六女人就要整理織布機,開始新一年的紡織工作。
初七七元。“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說這一天是我們人的生日,不是神的日子。另一個意思是指這一天要吃七寶羹。”“七寶羹”由豆、粉等七種食物混合而成,制作原理和“八寶粥”頗為類似。
初八完全,指春節到現在該吃該喝的差不多都吃完、喝全了。春節中吃喝的部分到這一天告一段落。
初九天公生。初九天公生,泉州城區范圍內通常都在除夕夜敬拜天公,因此到了初九很少人會再敬。不過在泉州南安的一些地方,初九這天被固定用來敬天公,會舉辦非常熱鬧的民俗表演,晚飯時還會宴請賓客。
初十麻醬生。“麻醬”是諧音,意思是說沒什么特別的。還有一種說法是初十好食天,到這時候天氣依然非常寒冷,要把留下來的好吃的拿出來再暖暖和和地吃上一回。
初十一請女婿。在傳統泉州習俗中,正月初十一岳父岳母要把女婿請到自己家里。現代請女婿的時間已演變至正月初二了。
初十二倒去覓,意思是說再回頭去看一下,回到娘家的女兒住了一晚,在離開前要再看看娘家的情況。
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飯,芥菜是本地最尋常不過的菜。大吃大喝地度過春節后,吃芥菜稀飯可解油膩。
十四結燈棚,為元宵節做足準備工作。
十五上元丸,把花燈掛到搭好的燈棚上,懷著對來年美好生活的憧憬鬧一回元宵。
隨便看看:
- [分析]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觀察 中國職業教育正向世界貢獻一份美好的國
- [分析]香港故事|一張八達通卡幫助找回失智老人
- [分析]我國商業航天領域衛星、運載火箭等有哪些最新科研成果?先睹為快
- [分析]【石榴花開 籽籽同心】翁牛特旗烏蘭牧騎,扎根草原66年
- [分析]韓國超導和低溫學會將成立委員會驗證爭議中的“LK-99”材料
- [分析]面對新技術“浪潮”,如何筑牢“安全堤”?
- [分析]南昌一地演出彩排舞臺背景屏倒塌 9名幼兒被砸傷 已送醫救治
- [分析](巴蜀韻中國風)中國多家博物館特色文創亮相成都 奇思妙構促大
- [分析]清炸彈就用了近3年的鐵路,開通18個月了……
- [分析]糧食主產區迎豐收 規模化經營 為好技術找到用武之地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