輾轉3國5次腦脊液漏修補失敗,格魯吉亞患兒在上海成功手術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專家團隊為一名格魯吉亞患兒手術。 復旦兒科醫院 供圖
一名來自格魯吉亞的患兒數年間輾轉3國,歷經數次手術均失敗。2024年3月,通過上海生意合作伙伴介紹,該患兒家長向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海上國際會診廳尋求醫療救援。
4月23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獲悉,近日,在上海專家聯手救治下,該患兒困擾多年的腦脊液鼻漏口終于被成功“堵”上,其來自格魯吉亞的父親對中國醫護人員表達了敬意和感謝。
據兒科醫院介紹,這名來自格魯吉亞的男孩,5歲零5個月,自出生后歷經磨難,病情復雜。2018年,該患兒因右側面部淋巴管瘤在格魯吉亞醫院手術,術后發生右側面癱。2020年至2023年間,其因反復鼻漏伴腦膜炎,于當地醫院和土耳其醫院進行了4次經鼻和經顱手術,修補均失敗,仍間歇性出現腦脊液鼻漏。
當地醫院認為,患兒腦脊液鼻漏是顱壓高所導致,2023年患兒家長又帶其至土耳其醫院進行了一次腦減壓術和一次腦脊液分流術。2023年底,由于腦脊液漏伴腦膜炎,患兒輾轉至伊朗醫院再次嘗試鼻漏修補術,遺憾的是,手術還是以失敗告終。因為腦部和外界相通,患兒腦膜炎反復發作,生命垂危。
后來,通過上海生意合作伙伴介紹,患兒家長向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尋求醫療救援。
2024年3月12日,該患兒一家來到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海上國際會診廳以最快的速度組織了多學科會診,決定以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為主,神經外科和重癥監護室等多學科輔助,對患兒實施救治。
復旦兒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陳文霞安排團隊,在對患兒病情進行詳實梳理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于2024年3月14日、15日分別組織了兩次院外會診,同時邀請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劉全教授、顧曄教授參加。專家們詳細了解和評估了患兒的病情,進行了充分研討,并和患兒家屬溝通后,擬定全麻下經鼻腦脊液鼻漏修補術。
手術方案擬定后,醫療團隊完善了所有術前檢查和評估,于患兒抵滬第8日即3月20日,上海專家為患兒施行了全麻下鼻內鏡下腦脊液鼻漏修補術,術中見右側篩前動脈前方顱底區瘢痕伴鼻漏,取大腿肌闊筋膜修補,放置中甲黏膜瓣,鼻腔內填塞止血海綿和碘仿紗條。
術后,患兒恢復良好。術后2周,該名格魯吉亞患兒再次入院,接受拔除鼻腔填塞物。醫療團隊通過鼻內鏡再次評估修補情況,患兒鼻腔顱底部未見腦脊液漏,瘺口修補成功。
當專家將這一喜訊告訴患兒爸爸時,他長長地松了一口氣,眼眶泛淚,向上海醫療專家表達了感激。腦脊液鼻漏口被堵上后,該患兒也不再被腦膜炎侵擾了。
患兒父親表示,中國醫療的效率令人折服,中國醫護人員的醫療技術帶給了孩子希望,展現了人道主義精神,他會在家鄉宣傳中國醫療。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