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區有何亮點?“黃浦智慧”閃耀2024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
6月5日,以“走向碳中和之路”為主題的第二屆上海國際碳中和技術、產品與成果博覽會在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

黃浦區作為上海經濟、行政、文化中心所在地,也是服務經濟、樓宇經濟集聚度最高的城區之一,始終把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納入全區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在全市率先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本屆展會上,黃浦區以“綠動黃浦?低碳城區”為主題,全面展示了在綠色低碳轉型方面的創新實踐和顯著成效。圍繞建筑、交通、生態空間、數字化平臺等“九大行動”,分享了低碳領域的“黃浦智慧”。?
全市首個雙碳平臺?
走進黃浦區近500平米的展區,低碳“綠”與科技“藍”在全市首個碳達峰碳中和數字化管理平臺上融合展現。平臺以數據匯聚、數據應用、數據普惠為核心,聚焦碳排放數據收集、任務管理、場景應用等方面,以“一庫兩圖三場景”形式,打造極具黃浦創新特色的碳達峰碳中和數字化管理平臺。數字化管理平臺讓數據變“活”、讓管理變“實”,使區域雙碳工作精細化管理持續提“智”增效,也讓區域開展節能低碳工作“綠”見更多可能。?
圖:黃浦區碳達峰碳中和平臺
國家首個碳效提升示范商圈?
南京路步行街是上海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也是上海的標志性景點。響應國家“雙碳”戰略和低碳轉型發展的要求,項目通過“示范創建”“數字賦能”“降碳改造”“精益管理”四個舉措,在降本增效的同時,進一步形成產業高質量發展綠色動能。項目先期推進了新世界城、新世界大丸百貨等一批示范項目,并針對恒基名人購物中心、第一百貨商廈等11棟樓宇開展能源審計工作,支持永新廣場、宏伊廣場等樓宇獲得LEED金級認證。未來將進一步打造5個綠色商場、1個碳中和商場、2個綠色更新改造鉑金獎、2個高星級綠色建筑以及2個藍天杯高效制冷機房,探索商業建筑能效碳效提升路徑。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商圈建筑降碳率15%以上,可為同類型商業建筑的更新改造提供借鑒。2024年,南京路步行街入選國家發改委第一批《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名單》,是名單中唯一一個全國既有建筑綠色低碳改造示范項目。?
全國首個居民虛擬電廠2.0平臺建設?
虛擬電廠本質是一種新的能源管理模式,以數據為燃料,以互聯網為廠房,從而形成一個具備等同發電能力的公共設施。?
從2016年黃浦區啟動全國首個商業建筑虛擬電廠示范項目再到2022年發布全國首個商業建筑虛擬電廠技術文件,黃浦區的虛擬電廠建設始終走在全國前列。截至2024年上半年,黃浦區虛擬電廠平臺已接入商業建筑155幢,覆蓋率超過50%,已被納入上海電力需求響應常規調度資源,累計調度超2000幢次/50萬千瓦,單次最大削減負荷50.5MW,柔性負荷調度能力超過10%。?
在此基礎上,黃浦區進一步將居民小區納入虛擬電廠覆蓋范圍,在本屆展會現場展示了全國首個居民虛擬電廠2.0版。居民虛擬電廠通過智慧管理平臺對居民用能進行監測和管理,使用戶能夠通過手機APP查詢家庭耗電記錄。此外,黃浦區在虛擬電廠平臺中增加低碳社區應用板塊,展示社區碳排放排名和低碳知識內容,以“碳普惠”形式激勵居民參與節能降碳行動,從而促進社區用能和碳排放管理,助力打造國內領先的綠色低碳智慧社區。截至目前,虛擬電廠已累計接入用戶超300戶,接入用電設備超過900個,總接入容量超600千瓦,在夏季高溫天需求響應試驗中累計成功調節電力負荷超過100千瓦。?
全市首個公共建筑碳效水平評價體驗?
展會期間,黃浦區率先推出全市首個區級公共建筑“碳效碼”評價,通過碳效評價機制,創新推動建筑領域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更準確地識別和量化建筑的碳排放,為建筑業主和管理者提供節能降碳的指導和激勵。?
圖:黃浦樓宇“碳效碼”
黃浦區的經濟密度和GDP居于中心城區首位,單位增加值能耗處于全市最低水平。這些成就的取得,與黃浦區企業在低碳發展方面的積極探索和實踐密不可分。
本屆展會,黃浦區攜手星巴克、戴森、艾能電力、風領新能源等10家轄區內企業,展現企業側的低碳創新案例。此外,還有上海電氣、上海實業、華建集團、德勤、普華永道、索尼等18家黃浦區企業獨立參展,共同展現區域金融服務、專業服務、商貿服務三大主導產業與綠色低碳的有機融合。?
長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也是綠色低碳發展的先行區。黃浦區攜手南京市鼓樓區、蘇州市姑蘇區、杭州市上城區等長三角9個萬億級GDP城市的中心城區,組建了長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區高質量發展聯盟。本屆展會,黃浦區攜手長三角C9聯盟伙伴展示長三角經濟文化高度集聚發展核心區的低碳理念及項目案例,展現了長三角一體化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成果。?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