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青年圓夢家鄉 依文·中國手工坊賦能區域發展
近年來,越來越多青年選擇返鄉就業,用自己的能力和熱情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面對青年返鄉創業就業熱情高漲,不少企業通過帶動產業發展為更多返鄉青年提供了重要平臺。依文·中國手工坊就是其中一例。
據悉,依文·中國手工坊數字化產業基地于2023年成立在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平遠古鎮,主要建設內容為四中心一平臺,分別為文旅融合產業示范中心、數字化研發展示中心、手工藝設計研發中心、手工藝全球交易中心;致力于將傳統手工藝的魅力融入現代數字化產業,展現織金縣豐富的文化底蘊和工藝技藝。
作為依文·中國手工坊數字化產業基地簽約員工,“95后”姑娘王秋雨大學畢業后,懷著傳承苗族蠟染刺繡的夢想回到了織金,成了一名苗族蠟染刺繡推廣者,致力于將藏在深山的瑰寶帶入都市,走向世界。
2021年,因為對苗繡、蠟染的深厚熱愛,外出多年的王秋雨選擇回到家鄉創業,“最初我因熱愛刺繡、蠟染技藝而外出求學,如今有幸能回饋家鄉,我的這些技藝才能算是沒有白學。”
收集紋樣、招募繡娘、提供就業……回歸家鄉后,她全身心投入到苗繡和蠟染的傳承與發展中,用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在她的帶領下,織金縣的苗繡和蠟染正成為當地的旅游文化新名片。
王秋雨是依文·中國手工坊旗下的“繡娘們”群體中的一員。依文·中國手工坊通過對民族文化的挖掘,收錄民族紋樣以及刺繡、蠟染等傳統工藝,讓更多繡娘們背著娃繡著花,走上致富之路。
據了解,20年間,依文·中國手工坊已走遍中國10余個省份、30多個少數民族,在貴州、內蒙、青海、云南、甘肅等地區,140多個貧困村落,建立了1600座家庭工坊,建立了“中國民族美學紋樣數據庫”和“中國手工藝者數據庫”。目前,數據庫中已經收錄8900多種紋樣,25000多名手工藝人,與全球400多家品牌、1600多位設計師達成合作,搭建了“深山集市”,打造中國傳統手工藝文化賦能平臺,通過深山集市,深山民族手工藝得以走出大山走進都市甚至走向世界。
隨著鄉村產業經濟的崛起,依文·中國手工坊將持續發揮自身優勢,為優秀傳統文化注入嶄新活力的同時,讓更多人提供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