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馮小剛和觀眾玩起了劇本殺
作者:梁 坤
從1997年的《甲方乙方》開始,到2010年的《非誠勿擾2》,賀歲電影開創者馮小剛穩坐華語商業電影“銷冠”的寶座。暌違13年,“非誠勿擾”這個王牌IP的終章在賀歲檔登場。上映6天,排片率很高,但是票房只有6000多萬,幾乎在同檔期墊底。豆瓣6.1的分數也提示著,這似乎并非偶然。
多巴胺樹屋情景劇,省事又省錢
回想起來,《非誠勿擾》第一部,前半段是相親節目,后半段是公路電影,看得出還是舍得花錢的。第二部雖然劇情開始往“作”的方向偏移,讓男女主人公秦奮和梁笑笑分分合合,不斷拉扯,但整體的結構還是平穩的,該有的悲歡離合也一一注入,關于生死命題的思考對人物感情的升華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場景雖然不像第一部那樣縱橫四海,需要調度的大場面還是安排了幾次的,那也是花了些錢的。
今年來到第三部,沒想到馮小剛和觀眾玩起了“劇本殺”。一上來就遞給你一個不容置疑的設定:秦奮年逾古稀,上一部的歡喜收尾其實是騙你的,笑笑在那之后很快就離開了秦奮,一別十年至今。而笑笑離開的原因是被一群環保人士感化,追隨他們滿世界撿垃圾去了。
離開的原因不免讓人滿腦問號,也阻礙了觀眾的情感代入,首先就讓十多年來埋下的感情斷了線。然后影片進一步告訴你:秦奮決定不再獨守空房,朋友老范提供的仿生機器人將替代笑笑陪伴秦奮。不料笑笑本尊突然回歸,由此任務出現:請辨別哪個是梁笑笑,哪個是仿生機器人。
做戲做全套,電影也是實打實地給觀眾打造了一個優美的玩“劇本殺”的環境。還是那個亞龍灣的樹屋,但是全部被重新裝修過。由于時間設定在2031年,房間就增加了些近未來感的智能設施,重點在于多巴胺配色。多巴胺的樹屋,多巴胺的室內場景,多巴胺的人物形象設計……多巴胺的瘋狂注入,讓我一度懷疑這片子是不是山寨版的芭比?
如果忽略劇情,乍一看,這很像塑料娃娃屋的定格動畫。如果撿起劇情就會發現,其實這是一部在樹屋里拍攝的室內情景劇。敘事依靠大量的人物對白,這的確很馮氏喜劇,但絕大部分場景都離不開樹屋,主打的就是個省事又省錢了。
“虛”不入流,“真”不再有
兩個笑笑共侍一夫,或許滿足了秦奮的終極想象。我不知道2031年這事兒能不能成真,但在現在看來,它既不未來,也不當下,其實很過時。
1996年春晚爆火的小品《機器人趣話》,編劇就是馮小剛,所以這次只能算是“老瓶裝老酒”。笑笑為了重新走近秦奮,和機器人身份互換,動機也缺乏充足的理由——畢竟她被強加了一個環保夢想,就離開了十年,確定不是因為他們的感情本來就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其實馮小剛的電影并不怕“虛”,《甲方乙方》《大腕》《天下無賊》等等,還有前兩部《非誠勿擾》,都有許多脫離生活的設定,并沒有影響電影的好看。可到了《非誠勿擾3》,這種“虛”終于不靈了,荒誕又不入流的機器人角色,缺乏情感鋪墊的劇情設計,讓人很難對秦奮和笑笑的愛情同頻共振。細捋捋甚至會發現,從第一部到第三部,這倆人就沒有真正在一起過。好不容易結了婚,又被環保組織“棒打鴛鴦”,指望觀眾共情必然成為奢望。
與“虛”相對,“真”曾經是馮氏喜劇的閃光內核,人物情感真摯,才有了一年年讓觀眾在電影院笑淚相見的時代記憶。而如今《非誠勿擾3》,這份寶貴的“真”也徹底流失了。一個立不住的故事,給不了觀眾想要的情緒價值,銀幕上的繽紛不幸地淪為一場雜耍。
情懷倚老賣老,“韭菜”不復當年
從電影開篇的前情提要開始,熟悉的配方就帶來了熟悉的味道。《非誠勿擾2》是這樣操作的,雖然并不給影片加分,好在短小精悍,無傷大雅。《非誠勿擾3》大幅增加了劇情回顧的篇幅,畢竟光陰荏苒,怕觀眾記不得了也有情可原,但我確實有一種前菜還沒嘗到,先被灌了幾杯涼白開的感覺。
經典角色輪番登場:生意蒸蒸日上智商每況愈下的老范,每次都要整容成另一個人的建國,讓秦奮獻上全片最動情哭戲的芒果和川川,還有為了出現而出現的鄔桑……他們都努力想營造起《非誠勿擾》往昔的溫度。不過缺乏成長的角色,似乎并不能發揮更多作用。符號化的臉孔除了在觀眾這里混了個眼熟,接下來迎接他們的,只剩下觀眾的挑三揀四。
葛優的演技還是撐住了全場,但嘮的嗑已經趕不上現在的梗,有些段落不乏尷尬。舒淇的顏值也扛起了《非誠勿擾》的招牌,可惜美得很空洞,角色不讓人信服。
從第一部到第三部,跨越15年,片尾葛優和舒淇掏心掏肺地和觀眾梳理了一下這份情懷。2008年看《非誠勿擾》的人,當年的孩子長大了,當年的學生現在可能已為人父母,當年的情侶可能已經攜手共度人生或者早已天各一方。這是一個王牌IP陪伴觀眾的最大意義:彼此付出時間,彼此見證歲月。但如果因此而忽略IP的成長,只寄望于時間的意義去吸引觀眾就錯了——15年過去,觀眾也在變化、更迭,如今的“韭菜”可能比預想得更難收割。情懷永遠是張好牌,但它需要配合。如果把它當作救命牌來用,怕是失效的。
曾幾何時,馮小剛的賀歲電影就像過年的餃子,有它就有年。可時代巨變,水漲船高,現在的賀歲檔是餃子爭先恐后地下鍋。《非誠勿擾3》票房的“撲街”和口碑的走低證實了:如果金牌老店讓顧客吃出了陳年速凍的味兒,不拿顧客當回事,那顧客也就不拿你當回事了。(梁坤)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