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中國年|山東春節假期前半程迎客超1300萬人次 “主客共享”新場景受青睞
中新網濟南2月13日電(記者 趙曉)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13日晚發布的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前四天(正月初一至初四),全省重點監測的200家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1307.5萬人次,門票收入19860.3萬元(人民幣,下同),營業收入59263.6萬元,與上年同期(正月初一至初四)相比,分別增長45.5%、223.6%、103.9%。
據記者觀察,山東各地在春節期間推出一批高品質假日旅游產品,為游客提供文化體驗、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等文旅消費產品,“主客共享”新場景備受青睞。
濟南推出“冬日研學?品鑒濟南”主題線路活動53項,面向青少年研學活動推出優惠措施13項;棗莊以“榴光溢彩祥龍獻瑞”為主題,舉辦大型花燈展示、魯南民俗表演、非遺手工作坊、文創市集等系列活動,融入全天候《飛天演繹》《祥瑞龍鳴》等30余場演藝表演,讓游客深入體驗特色民俗文化。
臨沂打造系列精品旅游演藝項目,瑯琊古城《國秀?瑯琊》、紅嫂家鄉《沂蒙四季》、天上王城《年味百戲》、彩虹小鎮《國風演繹賀新年》等為市民游客帶來游覽新體驗。泰安開展河燈祈福會、新春祈福墻、非遺打鐵花等夜游活動,以濃厚年味積聚人氣,全市夜間旅游市場持續火爆。
據了解,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泰安市把景區景點作為“泰山+”串珠成鏈的切入點重點突破,將21家市內熱度較高景區景點與泰山建立起緊密聯動關系,設計10條推薦線路,試行推出“泰山+”惠游套票,面向目標客源地策劃十余場市場營銷活動,有效撬動文旅市場。
泰安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泰山累計接待進山游客861.9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01.36%;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86.8億元,比上年增長10.8%,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限額以上住宿業、餐飲業單位實現營業額比上年分別增長41.2%、29.9%;規模以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96.9%。
此外,春節期間,山東各地策劃推出一系列“歡歡喜喜過大年”主題活動,豐富拓展春節文化內涵、表現形式,不斷滿足民眾更高層次精神文化需求。
濟南明水古城、青島即墨古城、淄博周村古商城、棗莊臺兒莊古城等古城推出文旅市集、魚燈會、火龍鋼花、舞龍醒獅、觀燈猜謎等特色民俗活動,讓市民游客賞十里長街紅燈高掛,華燈溢彩感受濃濃年味。淄博博山紅葉柿巖景區千年非遺?打鐵花節目,讓游客們現場感受1600℃鐵水潑向天空的極致浪漫。
經統計,假期前4天,山東全省各級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共出動執法人員6088人次,檢查經營單位4202個,為春節假期營造安全穩定的旅游環境。(完)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